首页
丹阳市妇幼保健院丹阳二院
宗 旨:关爱妇幼  共享健康
愿 景:健康妇幼  幸福妇幼
医院目标:建成保健与临床相融合,群众满意、员工幸福、社会信赖的“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”。
Danyangshi Fuyou Baojianyuan Danyang Eryuan

冬令时:上午7:30  ——  11:30  下午 13:30  —— 17:00

夏令时:上午7:30  ——  11:30  下午 14:00  —— 17:30

门诊

时间

【妇幼健康科普】小手大智慧:劳动滋养下的中国宝宝成长记
来源: | 作者:丹阳市妇幼保健院 | 发布时间 :2025-05-29 | 153 次浏览: | 分享到:

一 、劳动的魔法”,从古至今的中国育儿智慧

中国古语“三岁看大,五岁看老”并非玄学,而是对早期教育对劳动基因的深刻洞察。孩子们揉面、种菜、养鸡,看似“玩闹”,实则在劳动中锻炼手眼协调、培养责任感。“生活即教育”的理念,与《礼记》中“童蒙养正”的智慧一脉相承:通过劳动,孩子学会“洒扫应对”,从小扎根于生活实践。

中国劳动教育自古重视“德智体美劳”全面发展:

- 德:古诗“锄禾日当午”让孩子懂得珍惜;  

- 智:剪纸、编织需观察与计算;  

- 体:农事劳动强健体魄;  

- 美:中草药种植(如莲都区学校的《探秘中草药》课程)让孩子感受自然之美;  

- 劳:从家务到农活,技能与责任感同步养成。 

 


二、西方理论来“助攻”,科学验证劳动的价值

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“动手即动脑”,儿童通过感官操作发展智力。例如,幼儿园的“揉面摊饼”活动,正是“感官教育”的生动实践:面团揉捏刺激触觉,面饼形状认知锻炼空间思维。瑞士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“自主性从劳动开始”,1-3岁是培养自主性的关键期。家长让孩子“自己吃饭”“帮忙扫地”,哪怕弄得一团糟(如美国妈妈萨丽鼓励孩子用剪刀,即使床单剪破),实则是支持孩子通过劳动建立自信。 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“动作是思维的起点,认知在操作中升级”。劳动课程中“四季农事”可以让孩子在种植中理解自然规律,正是“具体运算阶段”认知发展的最佳载体。 

 


三、家庭实操指南让劳动成为亲子游戏

0-3岁:从“破坏王”到“小帮手”  

- 家务游戏化:叠袜子比赛(“看谁叠得快”)、玩具分类(“送小熊回家”);  

- 自然探索:带娃捡落叶拼贴画,结合《校园小农夫》课程理念,感受生命成长。  

3-6岁:从“参与者”到“小主人”

- 厨房小当家:包饺子时分配“擀皮小组”,用面团学数学(“分一半给妈妈”);  

- 责任田计划:阳台种蒜苗,记录生长日记,体验“春种一粒粟”的成就感。  



中西合璧小妙招  

- 夸夸术:例如孩子洗碗后夸细节:“你摆的碗像士兵列队,真整齐!”;  

- 故事引导:例如用绘本《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》告诉孩子:“别人的玩具虽好,但劳动创造的快乐更独特!”。  

 


四、避坑指南,别让“爱”成为阻碍 

误区1:包办代替   “孩子洗碗弄湿衣服?正好教他拧干!”——过度保护剥夺学习机会,参考美国父母“让孩子自己搬行李”。 

误区2:功利化劳动   “做家务换零花钱”不如说:“谢谢你帮妈妈,家里变整洁了!”——强化内在动机,避免将劳动异化为交易。 

 


劳动,给孩子一生的礼物 

中国劳动教育不是“吃苦”,而是“赋能”

当孩子用小手揉面、种菜、照顾宠物,他们不仅在继承“耕读传家”的传统

更在建构未来社会所需的创造力、抗挫力与同理心

正如丽水“劳·动莲心”课程所言

劳动是“用手丈量世界,用心对话万物”